复杂化,以为投入设备愈多愈复杂越有助于问题解决,结果不但造价高、安装调试维护费时费力、运行电耗和维持费也高,得不偿失。
投资选型应以投入产出比最高为原则,产出应把品质实效、技术功用、服务保障等有形无形价值都纳入计算范围;投入则应把投入资金、后续费用、改造所需的时间、人力、物力乃至心神等有形无形代价汇总考虑。
最好的计控装备,不一定最贵,但一定是最合理简化的投入产出方案,在立窑成球的关键计控点上,永远值得选用最先进精锐的装备作为整条生产线的开路尖刀。
错误3 不当的投资次序
一般企业易跟着表面问题跑,易把有限的资金先投向机械等显性问题方面,结果往往见效较慢,等回过神再向计控等隐性关键点投资时,已浪费了不少时机和资金。
例如,某厂为解决环保达标换证问题,先投资数十万安装了最先进的立窑布袋收尘环保系统,但采用人工加水成球,时常出现明火煅烧,经常烧损数万元的布袋,环保装置几乎无法正常投用,后来采用小火狐才实现了小料球暗火连续煅烧,节能减排显著,不但环保正常了,产质量也同时提高很多。
错误4 不分价值回报率的购买价格观念
有不少决策者持有这种观念:对方设备虽然很有特色也能为自己创造很高的价值,但明显价格较高,利润大高于其他同类设备,如果投资采购,内心很不高兴对方赚自己较高利润,非要求对方按常规利润定价才投资,结果久拖不决。殊不知成球自动化装备与常规设备不同,是高技术高服务产品,其用于研发创新的无形成本很高,没有足够的利润就不能持续创新发展,就不可能搞出好东西提供好服务。
广东企业家的观念值得参考:只要保证让我多赚钱,你多赚点没问题,大家都赚钱最好,以后才机会多多投资好装备才能产生最大的回报价值,投入产出高的装备往往买得稍贵,用得却很便宜。
只有大量企业都愿为好的创新进步多买一点单,才会真正激励自动化设备厂商不断竞相研发创新进步,最终更好地回报用户,最终实现共同发展进步。如果好坏不分都一个回报率价位,大家就都只能流于平庸与落后。
错误5 不当的投资理念
当成球工艺不好时,只考虑到要花一笔钱技术改造才可能解决问题,手头紧就拖拖再说,而没有认识到带“病”运行的生产线每天会花掉(浪费掉)更大的一笔钱,只不过这些浪费的钱隐藏在日常开支的各项运行成本中而已,据测算10万吨立窑线成球差者年增加成本100万元以上,显然时间拖的越久就越吃亏。
三.合作认识方面
错误1 不当的合作信用
技术改造是由企业与装备厂商相互信任合作实现共赢的过程,有些企业在改造过程中遇到意外客观问题时仅基于自身利益从单方面出发,作出不公平的投资延误或扣款,这些合作信用问题将会破坏或影响到合作方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技术改造的成效和服务品质,甚至导致失败。
错误2 狭隘的合作观念
把装备选型常简单地认为只是与设备供应商产生单次买卖关系而已,而未看成是确定长期专业合作伙伴,是选择高水平的还是低水平的,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还是没发展潜力的。高质量的合作伙伴不仅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会带来很多该专业相关的最新实用技术动态与信息,可随时为伙伴提供相关专业的最好的技术保驾护航,其价值回报率是最高的。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