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磨熟料采取预破碎技术
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采用预破碎技术将入磨物料粒度降至3 ̄5mm,是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粉磨电耗的有效途径。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浙江大学王仁东教授就通过对200余台磨机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入磨物料粒度与磨机生产能力之间的量化关系式 K d =G 2 /G 1 =(d 1 /d 2)x ,式中K d――粒度系数,即磨机相对生产率d 1――磨机产量为G 1时的入磨粒度,mm d 2――磨机产量为G 2时的入磨粒度,mm x――与物料特性、成品细度和粉磨条件有关的指数,x值为0.20 ̄0.25现以x=0.25时计算出不同入磨粒度与磨机相对生产率的关系。作为已建成投产的水泥企业,由于受到工艺条件、磨房前后左右地形尺寸的限制,再增加占地面积较大的工艺设备,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故应首先考虑在熟料破碎方面做文章。目前地方水泥企业熟料破碎机多采用普通PEX细碎颚式破碎机,其中PEX150×750、PEX250×1000的排料口尺寸分别为10 ̄40mm及10 ̄50mm,它们的出料粒度。
江西某石材有限公司对普通PEX破碎机的颚板结构进行了设计改革,生产出“波浪形”高效细颚式破碎机,并取得国家专利(ZL0325339.6)。采用波浪形颚板对原有普通PEX破碎机进行改造,每台费用仅数千元,改造时间4h左右,出料平均粒度已接近预破碎技术要求,计算磨机增产幅度在30%左右。
四川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XTSP搓揉式水泥熟料破碎机,出料平均粒度≤5mm,完全符合预破碎技术要求。由于该机转速低,不需地脚螺栓固定便能平稳运行,采用该破碎机破碎熟料,磨机增产幅度≥35%。
2熟料采取磨前预处理
通过对熟料采取磨前预处理,将其入磨粒度降至平均1 ̄2mm,则磨机增产幅度更为显著,预处理设备有以下几种。
2.1棒磨
棒磨采用棒介质代替球介质,在对物料的冲击研磨中呈线接触,其效率明显高于球介质,棒磨出磨物料的粒度分布。部分棒磨的规格型号。
2.2广义磨
广义磨为立式结构,粉磨方式属料层碾压、冲击。该机占地面积小,上马快,出机物料中<0.09mm者占35%,<2mm者占80%。适用于φ2.2×6.5m水泥磨配套的广义磨为φ1.8×2.5m. 湖南一水泥厂在φ2.2×6.5m闭流水泥磨前采用广义磨预处理熟料,产量由原14t/h提高到22t/h,增产幅度达57%。
3采用磨内选粉技术
采用该技术不增加动力,粉磨系统可增产30% ̄40%,出磨产品比表面积可达400 ̄420m 2/kg,投入费用约12万元(不包含微段购置费),改造时间2 ̄6天,一般半年内可收回投资,且设备运转率高。φ2.2×6.5m水泥磨采用磨内选粉技术.
4改开流粉磨工艺为闭流循环工艺
采用闭流循环工艺,通过选粉机将合格品作为成品选出,不合格品则返回磨内重新粉磨,不仅可以减少物料的过粉磨现象,提高磨机产量,而且产品细度易于调节、控制,可适应生产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水泥的需要,不失为磨机增产节电的一种好方法。 目前上市的三分离T-sepax选粉机,装备于φ2.2×6.5m水泥磨上,台时产量可达20t/h左右,优于其它型式的选粉机,值得选用。
5采用磨内选粉与磨外选粉相结合的双选粉粉磨工艺
磨内选粉可以将粗颗粒物料返回粗磨仓重新冲击研磨,进入细磨仓的物料颗粒较均匀,不存在夹杂大颗粒物料,段的研磨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出磨物料中微粉多,再通过选粉机将部分较粗颗粒选出重新送回磨机进行粉磨。因回料颗粒组成较为均匀,对新入磨的粗颗粒物料的屏蔽作用大大减弱,使新入磨的大颗粒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冲击研磨,对提高粗磨仓的冲击研磨能力十分有利。因此,采用这种粉磨工艺产品中微粉比例大,不仅磨机产量显著提高,而且产品强度也会得到提高。在此工艺条件下φ2.2×6.5m水泥磨产量有望达到25t/h水平。
6磨尾增添一台专门粉磨选粉机回料的短磨
在现有单级闭流循环工艺条件下,为降低磨机负担和减少回料对新入磨物料中较大颗粒料的屏蔽作用,同时也为提高水泥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有条件的企业可在磨尾安装一台φ2.2×3.5m的开流短磨,采用小段粉磨选粉机回料,这实际上等于给磨机增加了一个细磨仓。该短磨采用滚动轴承、中心传动,动力为180kW,台产8 ̄10t/h,年增产水泥6万t.该磨出磨超细粉与选粉机选取出的成品相混合,细度一般≤3%,比表面积可达360 ̄400m 2/kg.该磨在河南省巩义市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厂与φ2.2×6.5m闭流磨配套使用,台产由原17.5t/h提高到25t/h,增产幅度达43%,并于2002年4月通过了技术鉴定。
总之,各厂应根椐本厂的工艺条件、地形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以充分挖掘φ2.2×6.5m水泥磨的生产潜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降低粉磨电耗及水泥中熟料掺入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文章来源:中国破碎机网(http://www.51psj.com/news/html/Tech/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