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钢铁企业煤气综合利用电厂、低压饱和蒸汽发电厂、烧结余热利用发电以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实例介绍,说明了钢铁企业环保热电和余热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同时也介绍了工程建设模式的多种选择。
关键词:环保热电 余热利用 工程建设模式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saving thermal power plants,steam reheat turbo-generating,sintering waste-heat generating,and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ower plants in iron and steel corporations.This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choice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mode.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saving thermal power plant, waste-heat generating,projection construction mode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行业,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的近70%。如何在这些高能耗企业开展节能工作,减少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对节能减排的推进和最后所能取得的成效显得尤为重要。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2009 年,全国粗钢产量突破5.6亿吨,占全球的46%[1]。钢铁行业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工业总能耗的23%。近年来,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不断取得进步。2008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2.43亿吨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626.92千克标准煤。但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同口径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约15%。重点大中型企业按照工序能耗计算,48.6%的烧结工序、 37.8%的炼铁工序、76%的转炉工序、38.7%的电炉工序能耗高于《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参考限定值,13%的焦化工序能耗高于《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参考限定值 (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高炉、转炉煤气放散率分别达到6%和10%,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不足40%;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不够,重点大中型企业高炉干式炉顶压差发电 (TRT) ,干熄焦及配套的余热发电配备率仅30%和52% [1]。
2. 钢铁企业环保热电分类
就目前钢铁企业环保热电的建设型式和利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煤气综合利用电厂、低压饱和蒸汽发电厂(SRT发电)、余热利用电厂(包括烧结余热发电、干熄焦发电等)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等。
2.1煤气综合利用电厂
钢铁企业在生产中伴生大量的煤气,扣除钢铁企业生产自用及少量漏损煤气量后,经过全厂煤气平衡,一般会剩余大量的煤气可供用户燃用。钢铁厂的煤气一般分为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CO2、N2、H2和CH4等。其中可燃成分CO含量约占25%左右,H2、CH4的含量很少,CO2、N2的含量分别占15%、55 %,热值仅为3500kJ/m3左右。焦炉煤气,又称焦炉气,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不饱和烃、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其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C2以上不饱和烃为可燃组分,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为不可燃组分。热值为每标准立方米17000~19000 kJ/m3。
由于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组分比例的不同,导致了其热值的差别。钢铁厂煤气发电一般采用焦炉煤气点火,燃烧高炉煤气或混烧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的方式进行发电。典型的煤气发电工程参数:折合高炉煤气量~24万m3/h,配备1台260t/h高温高压煤气锅炉,1台60MW抽汽凝汽式发电机组及配套公辅设施。小时供电负荷5.3万kW,小时供热量50t/h,全年供电0.195亿kWh,供热6.10x105GJ,节约标煤10.39万吨。
武汉都市环保公司兴建的2x50MW煤气发电工程
|
武汉都市环保公司兴建的2x50MW煤气发电工程
[1] [2] [3] 下一页 |
(河北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